陕西召开移风易俗主题文艺创作座谈会
为深入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多措并举推进全省移风易俗工作,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3月21日,省委宣传部(省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省文联召开移风易俗主题文艺创作座谈会。省戏剧家协会、省曲艺家协会、省戏曲研究院等单位负责同志观摩学习了全国移风易俗优秀文艺作品,重点围绕如何用文艺手段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任柯昌万出席并讲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张琳主持会议并讲话。
省文联副主席、省戏曲家协会名誉主席刘远表示,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每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在舞台上都是肩负着重任的“大人物”,艺术创作要以真挚的情感和深沉的热爱去贴近这片滋养我们的土地。西安三意社副社长杨升娟等“百青”文艺家也一致认为,在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的当下,群众的精神世界更应得到充实与升华,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人心的振兴,唯有心灵的富足,才能真正实现乡村的全面繁荣与进步。
会议要求,一要聚焦主题,引领风尚。文艺作品创作应紧密围绕移风易俗的主题,以正确的价值观去塑造心灵,以优秀的作品去打动人民,确保内容深刻、思想性强,并且贴近生活,易于群众接受,真正发挥文艺作品引领社会风尚的作用。二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者要积极投身现实生活,打造出一批 “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艺佳品,用群众的语言讲述群众身边的故事,切实回应并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作品的现实关照和亲和力,让文艺创作真正扎根于人民生活的沃土。三要生动鲜活,独具风格。小品小戏等文艺形式要做到老少皆宜,既接地气又富有创意,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让作品既有生活气息,又具备艺术魅力,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艺术体验。四要精心组织,挂图作战。各部门要协同配合,明确职责,广泛征集和评选优秀的移风易俗文艺作品,鼓励原创,加大对精品文艺节目创作的扶持力度,确保移风易俗工作在文艺助力下高效推进。
近年来,我省深入推进“文明实践我行动”暨“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广泛动员崇德尚艺、甘于奉献的文艺志愿者深入基层、扎根群众,聚力打造“文明实践·艺耀三秦”品牌,推动100多家文艺家协会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对签约,2000余名文艺志愿者直接参与文明实践、服务广大群众,把更多带有“烟火气”、充满“人情味”、激发“共鸣感”的好作品送到了基层,献给了群众,不断夯实了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基础。(来源:陕西文明网)